内帑什么意思

内帑什么意思

本篇笔记,写的是“帑”字,由部件“奴、巾”构成,比较生僻,不过即便是以前没见过,大部分人也能根据部件“奴”蒙对它的读音,本篇重点看它的字源、含义和用法。

开始之前,还是对昨天笔记写的“鄄”字要点做简要回顾,温故知新。

“鄄”字正确读音为juàn,形声字,由“邑”部和声符“垔”组成,其中“邑”部表示与城市、国家或地区相关的概念,而“垔”读作yīn,意为堵塞或阻塞。在篆文中,“鄄”字右侧保留了“邑”字的形态,左侧的“垔”则较为生僻。历史上,“鄄”是春秋时期卫国的一个地名,汉代时成为鄄城县,位于今天的山东省鄄城北旧城。段玉裁在为《说文解字》作注时,详细解释了“鄄”字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,指出其在春秋时期的重要地位以及与周边诸侯国的关系。

“鄄”字要点,简要回顾这些,如你需要了解这个更多内容,请翻看昨天笔记,接着看今天笔记写的“帑”字。

(帑·小篆)

“帑”为多音字,有nú、tǎng两个读音,两个读音对应不同的含义和用法。

①【唐韵】乃都切,【集韵】【韵会】【正韵】农都切,音奴,与孥通。

②又【广韵】他朗切,【集韵】【韵会】坦朗切,【正韵】他曩切,音曭。【说文】金币所藏也。

“帑”字由构件“帑、巾”构成,上边的“帑”为“努”之省笔,表示勤勉、竭尽全力,《方言》“努,勉也”,《广韵》“努,努力也”,同时“奴”在“帑”中也表音;“帑”字下边的“巾”,为“币”之省笔,古人用作礼物的丝织品,后表流通用的货币等义。

由奴、巾构成的“帑”字,本义为努力收敛钱财,即古代x机构竭尽所能征收税金,做这层含义解时的读音为tǎng,是特定历史时期下的产物,特别是在封建社会晚期,如明清时期,由于战乱、官僚FB、人口增长和经济压力,人民的税费负担往往变得非常沉重。

简单了解造字意图后,看下帑字的一般含义和用法。

“帑”字的基本含义是指古代用于收藏钱财的府库,相当于现代的国库。

在古文中,“帑”字还可以指代国家库藏的金帛,即国库中的金子和丝绸等财物。

此外,“帑”字还有动词用法,意为藏匿,如“帑金帛舍”表示贮藏金银的库房。

除了与钱财相关的含义外,“帑”字在古代也用作“孥”的通假字,表示儿女或妻与子的合称,此时的读音为nú。

例词释义

帑实:指的是国库中存放的财物,包括金银财宝、货币等。在古代,国家财政收入的积累和支出都与帑实密切相关。

帑簿:是国库登记财物的帐簿,记录了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的详细情况,帑簿对于监督和管理国家财政至关重要,确保了财政活动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。

例句释义

行帑无寸金,卫兵不宿饱。——《旧唐书》

《旧唐书》,是一部关于唐代历史的官修史书,由五代时期后晋的史官刘昫等人编撰,这里的“行帑”指的是行军时携带的财物,即军饷,“帑”字表示裹金帛的囊,这里泛指携带的金银财宝,“无寸金”则意味着没有一点点的金钱,形容财政困难。

这句话的意思是,行军时携带的财物中没有一点金银财宝,守卫的士兵连一顿饭都吃不饱,反映了当时贫困状态和兵将们艰苦的生活条件。

关于生僻字“帑”的内容,简单写到这里,希望本篇笔记能让你“帑”字有更深入的了解。

相关推荐

条目驰骋(馳騁)
365足球外围平台

条目驰骋(馳騁)

📅 09-23 👁️ 1663
轻松掌握:Android TV刷机全攻略,让你电视体验焕然一新
cpu与外设工作原理
365足球外围平台

cpu与外设工作原理

📅 07-15 👁️ 66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