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庆期间,最热门的资源片要属韩国电影《出租车司机》。近两天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也是《出租车司机》,因为出资源不久后,豆瓣电影上关于此片的词条被下架了。
豆瓣电影已搜不到此片了
原因大概还是电影中的事件太过敏感,加上豆瓣的愤青、水军又那么多,引发大规模的网络热议在所难免。
这部由张勋执导,国民影帝宋康昊主演的《出租车司机》,聚焦于1980年发生在韩国本土的“光州事件”。具体剧情和历史背景,请观看影片以及通过公正客观的史实档案进行了解。本文便不在此赘述。
《出租车司机》被称为是既《辩护人》之后,宋康昊主演的又一部现象级佳作
总之,影片极具煽动性,这也是近些年韩国电影的一大特色——忠武路演员+现实的历史事件,既触动人心,又发人深思,一上映便被影迷奉上年度神作的地位。
比如,之前的《辩护人》、《鬼乡》、《熔炉》,不仅票房口碑双赢,有些甚至还引起社会争论,促进了立法。文化管道的高度开明,似乎也为影视作品的创作空间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宽松。
《熔炉》的公映,促进了韩国国会通过《性侵害防止修正案》
这样的电影越多,群众的情绪就越高昂,尤其是彼岸的中国观众。“五星好评!”、“中国何时能拍出这样牛X的电影?”
只是豆瓣词条被删了,要去哪评论呢?万能的网友表示,我们要“借尸还魂”。于是,一部片名类似的华语短片成了《出租车司机》的评论圣地——
一部名片雷同的短片《午夜出租车》
这部名不见经传的小短片的页面一下子热闹起来,从片子诞生的2014年直到今年的10月3日之前,短评区里才3条评论,可是从3号开始,一大波“隔壁”的影迷纷纷来此地建楼,截止稿件撰写时,已有430多条外来借楼的评论。
《午夜出租车》的评论区成了网友的火力输出点
网友纷纷转移战场
怪就怪《出租车司机》这名片取得太常见了,豆瓣一搜一大波,更别提还跟老马丁的经典作品撞名。
韩国电影取名字时能花点心思吗
除了《午夜出租车》外,很多“老司机”纷纷中枪,被强势建了几楼。
伊朗电影《出租车》下面的评论
德国喜剧片《出租车》最新的评论
国产电影《出租车》最新的评论
韩国喜剧《救世主2:出租车司机》最新的评论
老马丁的同名《出租车司机》自然也有的
可为什么这么多“出租车”,偏偏选择了“午夜”这辆呢?多半还是豆瓣内部的消息发酵,一个友邻标记了,就会一传十、十传百,吸引大批豆友前来围观加评论。
网友看到友邻标记而来
甚至有一篇长影评被推到了豆瓣电影“受欢迎的影评”的第一位。
这篇长评论上了豆瓣电影的首页
不仅来建楼,网友为了表示支持还纷纷打出五星的好评。于是便出现了一个搞笑的结果,原本质量堪忧的短片评分却偏偏高达9.3分!
清一色的五星好评
在网友助攻下,有人戏称短片的导演堪比诺兰
有趣的是,还有不明真相的网友因为高分去下载观看了这部短片。
无辜的网友
渐渐地,来《午夜出租车》页面为《出租车司机》打call,倒成了一场豆瓣十年未见的影迷狂欢。大家疯狂地在里面评论与打分,发泄被删词条的不满。但也有围观群众开始为这部短片的命运深感担忧。
希望《午夜出租车》挺住
《午夜出租车》的命运也许不会像《出租车司机》那样,不过如今面目全非的页面显得比删了更让人尴尬。
这也算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盲从心理。
缺乏独立思考的旁观心理
当然,相比这件小事。《出租车司机》被韩国选为了争夺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参赛电影,而我国报选出去的电影则是《战狼2》,这恐怕才是更讽刺的中国特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