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次是广告赞助方面。以百米决赛为例,飞人冲刺的精彩瞬间也不过短短十秒,广告曝光极为短暂。相比之下,一场足球比赛持续90分钟,再加上中场休息时间,场边和电视中的广告曝光接近两个小时,导播还会频繁切换镜头,拉近看球衣、球鞋,拉远则是各种品牌广告轮番出现,比如百事可乐等。
最后来看门票收入。卡塔尔世界杯共售出340万张门票,平均票价几百美元。虽然奥运会售票量更大,但门票平均价格远远低于世界杯,导致门票收入无法与世界杯匹敌,这也使得奥运会的运营成本与世界杯产生了较大差距。
接着,我们来看看流出的支出方面。
近五届夏季奥运会支出中位数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,约200亿美元。北京奥运会暂且不论,伦敦、里约和东京这三届奥运会预算均严重超支,支出均在150亿美元以上。因此,巴黎奥运会大力推行各种节省措施,甚至把运动员的床板换成了纸板床,虽然如此,预算也控制在约80亿美元左右,但仍然难逃亏损。
相比之下,近五届世界杯支出中位数为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,约110亿美元。虽然俄罗斯世界杯支出达到百亿美元级别,但考虑到2014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的巨大花费超过300亿美元,以及当地廉洁程度,世界杯实际支出应有所折扣。2006年德国世界杯和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支出均在50亿美元以下。
此外,巴黎奥运会有11,400名运动员,而俄罗斯世界杯仅有736名足球运动员,人数相差悬殊。运动员人数多,意味着食宿和交通等费用也随之增加。奥运会还需要专门建设奥运村,而世界杯则只需安排运动员入住酒店,且许多出行、住宿、饮食费用由运动员自行承担。
东京奥运会需要建设43个场馆,而俄罗斯世界杯只需12个足球场。足球场还可以在赛事后出租给演唱会等文艺活动使用。东京奥运会所有场馆必须集中在同一城市,造价高昂且规模庞大;而俄罗斯世界杯12座球场分布在11个城市,利用已有老球场的维修费用远低于新建场馆。
无论是奥运会还是世界杯,都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,而改革的本质是利益重新分配。世界杯改革主要是“做加法”,扩充参赛队伍规模,从32支增加到48支,比赛场次从64场增加到104场,对举办方来说意味着更多的收入,反对声音很少。
反观奥运会改革则是“做减法”,为了生存不得不砍掉烧钱且难赚钱的项目,但这也带来了巨大的阻力。体育领域的左翼人士认为,体育项目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,凭什么说砍就砍呢?
你觉得这种钱的问题,会不会是未来两大赛事格局变化的关键呢?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